梅河口市馳援長春第28組臨時黨支部:沖鋒第一線,戰斗最前沿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隋二龍 郭樹仁   更新時間:2022-04-11 19:44   來源:吉林日報—大吉網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進入4月份,長春社會面清零攻堅戰加速推進,梅河口市緊急抽調骨干力量馳援長春經開區開展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攻堅行動。

梅河口市第28組臨時黨支部迅速行動,沖鋒第一線,戰斗最前沿。

迎難而上,吹響“沖鋒號”

馳援長春工作隊第28組臨時黨支部主要負責包保經開區會展街道蕪湖社區,需核酸檢測居民2548戶6004人,其中重點人員693人。

4月3日凌晨,在趕往長春的途中,他們召開了第一次支部大會,進一步明確支援任務,要求全體黨員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充分做好打硬仗打險仗的準備。上午10點多,到達長春后全體隊員迅速投入戰斗。

幾天來,全體隊員爭分奪秒,車上變成“指揮部”,車下變成“戰場”。作為組長和臨時黨支部書記,邱綿博在每次領取任務出征后,都第一時間收集組員信息,上傳到電子版組員名單及分工,詳細掌握包保小區基本信息,對小區棟、單元、戶數,封控、管控區以及重點人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與長春經開區蕪湖社區工作人員的溝通中,仔細研判工作重點難點,統籌合理分組分工。

4月3日至4月7日的核酸檢測工作中,他們主動申請最重的任務,9天內迅速完成包保小區核酸檢測3萬余人,多次支援其他小區完成封控單元核酸檢測任務。

嚴抓細節,打好“阻擊戰”

為了打有備之戰,在每次出發前,黨支部都及時準備好各類物資,為組員制作分組標識以及標有“梅河口+姓名”的標貼,這樣既縮短了進入社區后開展工作的準備時間,又便于在工作中的聯絡與調控。

行動中平均每個工作小組的任務量超過200戶,時間緊、任務重,組員們開啟了梅長兩地的通勤模式,每天清晨6點集結出發,半夜甚至凌晨才能返回,在外時間平均每天將近18個小時。

在入戶核酸檢測工作中,為防止感染的幾率,臨時黨支部注重嚴抓細節,為組員們準備了便攜布袋、手機防水袋、充電寶等保障物資。這種不忽略每個細節、對組員以及居民安全的認真負責態度,使第28組臨時黨支部受到了包保小區居民的一致稱贊。

黨員沖一線,當好“排頭兵”

第28組臨時黨支部書記邱綿博曾在兩次支援長春疫情防控的行動中擔任組長和臨時黨支部書記。

4月3日以來,在支援長春經開區的9天中,他經常連續工作8個小時以上不吃不喝不上衛生間,有時奮戰到第二天凌晨3點左右。他的嗓子啞到失聲,仍然堅持靠手勢和隨身話筒指揮工作。

邱綿博的奉獻敬業精神也感染了家人,當妻子所在單位接到馳援長春任務后,他同意妻子的主動申請,將女兒留給了家人照顧,夫妻二人一起馳援奮戰在長春疫情防控一線。

接到對經開區封控樓的入戶采集任務后,由于小區居民較多,樓層都近30層,9棟封控樓還曾有確診病例。面對這種情況,邱綿博現場進行思想動員,嚴格要求所有組員執行二級防護標準,并帶頭進入封控樓。

第28組臨時黨支部聯絡員段祺林同樣也是再次出征,工作中他與組員們默契配合,積極指導第一次參加任務的組員如何做好防護,如何做好采集。

正是他們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激勵了全體組員,大家思想統一、方向一致、行動有力,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隋二龍 郭樹仁
編輯:馬萍
医生在办公室强要了护士,中年肉感老熟妇 日本熟妇,成人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