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長春這座有著“汽車城”之稱的城市,正在通過一場展會,為拉動汽車消費深度賦能,也為全省產業加速擺脫疫情影響擔當了引領作用。
7月15日,每年一度的汽車盛宴如期而至,第19屆長春汽博會正式拉開帷幕。新車型、新技術、新趨勢競相展示。經過23年淬煉,長春汽博會影響力已經滲入到汽車文化、城市經濟等各個方面。
“新”字當頭 展會價值升級
一場汽博會,核心靈魂在“展”。組委會通過層層努力,將“新”字貫穿到整個展會之中。
此次展會,主辦方推出展覽新模式,通過“主會場+分會場”聯動,“線上+線下”并行的方式進行展示展覽。且將“云展覽”模式融入展會當中。線上云展廳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VR全景等先進技術,把線下內容“翻版”至線上,讓參展觀眾們耳目一新。
此外,參展規模實現新高度。本屆長春汽博會的展覽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其中,主會場設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分為室內9大展館、室外4大展區。分會場設在興隆保稅區和長春慢山里、北湖公園。
今年,多家汽車行業領軍企業開啟“包館”模式,一汽集團包下9號館,集團旗下全部品牌的明星車型悉數到場,展示中國品牌的實力、技術與未來發展方向。此外,寶馬品牌包下3號館、奔馳汽車包下4號館。據統計,參展國內主流廠商、國際知名車企共計155個品牌,其中歐美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參展面積均比去年有所增加。
新車、新技術和新勢力成為新看點。此次車展,首發及亮點新車達到35款。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一大亮點,理想、極狐、上汽奧迪、廣汽埃安、嵐圖、極氪、愛馳、AITO等10余家新能源品牌參與其中。展會現場,不少觀眾駐足在新能源展車前進行了解。
“深”化內涵 鏈接車城文化
長春市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1953年,一汽奠基興建,至今已近70年,共生共長,讓吉林省和長春市積淀了濃厚的汽車文化。
在長春,懂車、愛車、崇尚汽車文化的“粉絲”比比皆是。長春汽博會上,經常能看到專業汽車從業者談技術,也能看到年輕消費者從設計、智能、動力多個維度評價車型,汽車對于他們來說不光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種文化與情懷。
深度“鏈接”汽車文化,是長春汽博會獨具的特色。每屆長春汽博會上,組委會都舉辦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汽車文化活動,成為展會上不可或缺的亮點。
本屆長春汽博會,高水平的亞洲汽車拉力賽讓市民們感受到汽車的速度與激情;開幕當天,花車巡游和夜場活動,為市民同享汽車帶來的美好。
一汽紅旗嘉年華、“紅旗品牌元宇宙盛典暨新能源設計美學發布會”、一汽全新紅旗H5上市活動如期舉行,另外,還有“振興東北經濟 促進汽車消費”汽博會高峰論壇,汽車花車巡游等汽車文體配套活動陸續開展。室外汽車民宿體驗區和汽車戶外體驗區也具備極強的圈粉力,讓百姓能夠沉浸式實景體驗房車露營的生活方式,近距離接觸大自然。
“疊”加會展效應 激活經濟
長春汽博會還是提振長春經濟的“助推器”。會展行業素有“城市面包”和“經濟晴雨表”之稱,產業帶動系數為1∶9,不僅本身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還能帶動交通、旅游、酒店、餐飲、購物的第三產業消費鏈。
此次展會,不僅有購置稅減半政策,更有6400萬汽車消費券直接讓利惠民,實現了汽博會創辦以來的全新突破。廠家直接參展,新能源車、豪華車、中國品牌等各大汽車廠家拿出年度最大優惠力度,全面點燃春城夏日消費熱情,釋放消費潛能,帶動汽車經濟回暖向上。
同時,長春汽博會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一直以來,長春汽博會堅持打造“汽博會+”的效果,跨界融合經貿、文化、旅游、體育、競技、商貿等多個領域,激活城市的經濟與消費。
回顧第18屆汽博會期間,公共交通相對平時增量79.64%,較2020年同比增長1.84%;賓館酒店汽博會期間入住率增長56%,比2020年同期增長12%;周邊餐飲企業營業時間平均延長5.4小時,期間營業收入較2020年同比增長4.6%;休閑產業客流量增加70%,營業額較平時增長72.3%。今年,第19屆長春汽博會,展會對經濟的拉動效應依然勁頭十足,刺激經濟回暖。
不僅如此,長春汽博會還搭建了行業溝通與合作的橋梁,為更多汽車配套廠家、龍頭企業提供了解“吉林制造”的機會,促進國際汽車城建設。
如今的長春汽博會,早已不單單是一場大型展會。它正通過會展+產業的方式產生疊加效應,共同促進產業發展,為我省汽車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