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民政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邦華介紹,近年來一些犯罪分子假借“養老”之名實施詐騙,給老年人造成了經濟損失、精神的痛苦,人民群眾反映非常強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老年人特別關心愛護,強調要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堅決依法依規從嚴懲處欺老行為。今年4月,經黨中央批準,由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牽頭,12個部門聯合開展了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民政部主要負責整治養老服務領域涉詐問題和隱患。目前專項行動實施將近半年,取得了較好進展。
一是開展了全面的宣傳發動。按照宣傳教育、依法打擊、整治規范“三箭齊發”總體要求,公布了投訴舉報平臺,印發了一批政策指導讀物,發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同時開展了系列專題報道。結合養老服務領域的詐騙手段、特點,廣泛進行了政策宣傳和識騙防騙的常識教育,做到宣傳發動進家、進院、進社區,上墻、上媒體、上網絡,吹響了打擊整治養老服務詐騙的號角。許多地方民政部門和養老服務機構也廣泛動員許多老年人來參與防詐宣傳,提高了老年人識騙和防騙的能力。
二是開展全面摸排。截至8月底,全國各級民政部門開展了至少兩輪的摸排,累計排查養老服務機構和場所27萬個,梳理出950家存在風險隱患點的機構和場所。
三是開展全面整治。按照風險隱患等級,各級民政部門建立了“紅橙黃”風險隱患管控名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按照“一案一策”的要求開展了集中整治。目前950家存在風險隱患的機構和場所,累計取締關停510家,立案81家,判決48家,移交相關部門處置91家,其余的也都在甄別和調查中。養老服務領域涉詐的存量風險隱患正在有序化解。
下一步,民政部將按照全國專項辦的部署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一方面,加快推進存量風險清倉見底,另一方面加強建章立制,有力遏制增量風險。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也有兩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加強預警監測和協同處置;二是聚焦風險隱患突出問題,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規范養老機構收取預付費的相關舉措,守護好老百姓的養老錢,讓老年人養老服務更加安全、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