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長春中院召開院機關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干部職工大會。
2022年11月2日,長春中院到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走訪調研包保項目。
2022年8月16日,長春中院召開“長春國際商事法庭設立”新聞發布會。
頂著炎炎烈日,農安法院執結一起外地法院委托執行的大型農機設備交付案件。為加快執行速度,執行干警和申請執行人一起推動農機。
二道法院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普法宣傳。
長春市兩級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全市法院“1237”總體工作思路,克服疫情影響,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職責,各項工作實現新發展。
2022年,長春市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87140件、辦結181412件;其中,長春中院受理各類案件22042件、辦結19587件。全市法官人均結案247.49件,結案率穩居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一。
護航中心大局
踐行使命擔當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長春中院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集體觀看開幕會,隨后立即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全市法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制定下發《全市法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強化以學促行,積極組織院領導、中層正副職以及干警代表參加市委組織部開展的《黨的二十大精神解讀》專題培訓,邀請省委黨校教授線上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授課。充分利用新時代e支部、學習強國等創新載體開展17期分散自學,以“三會一課”、每周閱讀學習等推進支部集中學習,全院28個支部開展7期集中學習,1期集中研討,累計參加2470人次。
堅持學思踐悟、知行合一,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法院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工作方針,努力做到“七個堅定不移”,確保如期實現“用兩到三年推動實現長春法院全面高質量發展”目標。
2022年,長春中院匯聚全市法院之力,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強度大及疫情沖擊等重重困難,僅用69天建成全國一流的要案法庭綜合體。精選業務骨干組成專案組,常態閉環辦公,堅持“最高標準、最高要求、最高質量、最高效率”,審理了孫力軍案、傅政華案、劉彥平案和王立科案。牢固樹立精品意識,貫穿依法反腐的基本理念,制定提審、開庭、宣判等17套工作方案,形成16項標準化工作模板,為全國重大職務犯罪審判工作創造了長春模式,受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市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揚。
全員全力參與疫情防控。長春中院落實“平戰結合”四級包保工作,聞令而動、逆行出征,協助基層完成維護秩序、掃碼測溫、運送物資、應急值守等一線工作任務。全年累計參加志愿服務4860人次,成為疫情防控一線不可或缺的法院力量。同時,妥善化解涉疫糾紛74件,有力保障疫情防控秩序。出臺《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為企業紓困解難十條措施》,為各類市場主體恢復生產、穩定就業提供優質高效司法服務。
專業法庭賦能
優化營商環境
長春中院主動服務保障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以“四個服務”為切入點,扎實推進暖企安商、紓困惠企司法政策落實。堅持領導帶頭,全面落實一線工作法。黨組書記、院長任貴利多次深入企業調研走訪,與企業代表座談交流,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司法需求,強化法律指引,及時回應訴求,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2022年12月16日,長春智慧法務區五個新設專業法庭集中掛牌。此次長春互聯網法庭、破產法庭、國際商事法庭、金融法庭等“五庭”集中揭牌,加上之前的長春知識產權法庭,形成了六大專業法庭齊聚法務區的工作布局,為助力長春高質量發展、服務吉林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打造立足吉林、服務東北、面向全國、影響東北亞的法律服務新高地。
2022年,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和省法院的有力指導下,長春中院扎實推進長春智慧法務區建設,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工作小組和8個工作專班,制定路線圖,倒排時間表,150天內優質高效完成長春互聯網法庭、長春破產法庭、長春國際商事法庭、長春金融法庭場所建設、人員配置、案件受理等一系列工作,如期實現法庭全部落位并發揮功能。其中,長春破產法庭、國際商事法庭、金融法庭均為東北地區首家。
2022年10月15日,“非凡十年看法院”系列直播第十一場——“智慧法務看吉林 走進長春互聯網法庭”開播,全網觀看量超994萬。積極擁抱數字化時代,長春互聯網法庭以“網上糾紛網上審理”“打造全流程在線訴訟模式”為目標,立案、繳費、送達、調解、庭審等環節全部線上完成,重塑審判新模式,讓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充分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務。
“吉隆坡大酒店由破轉和,獲得了新生,真是太感謝了?!?022年11月8日,吉隆坡大酒店有限公司一行人來到長春破產法庭,向辦案法官送上錦旗,握著法官的手不住地說著感謝。吉林省吉隆坡大酒店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在長春破產法庭有效監督和引導下,達成庭外和解。這起長春市首例破產庭外和解成功案件,對21位債權人的受償率平均高達80%,稅務債權受償率達100%。長春破產法庭打造“智慧破產”一體化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作用,審理案件263件,幫助市場主體盤活資源、擺脫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長春知識產權法庭實行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案件14730件,審結14425件,結案率97.93%。2022年被評為“全省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4起案件入選全省法院民商事審判十大典型案例。
長春國際商事法庭切實提高跨境送達、調查取證和案件審判效率,為中外投資者提供有力的權利救濟渠道,充分保護外商投資者合法權益。
長春金融法庭進一步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專業調解組織的溝通聯絡,妥善化解金融領域糾紛,營造更加開放、更有活力、更具吸引力的金融生態環境。
真情服務群眾
踐行為民宗旨
從實從細點落腳,從憂從急處發力,長春市兩級法院以創建“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為契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長春中院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勞動爭議多元解紛工作機制,推動建立全省首家勞動爭議“三方六家”調處中心。三方包括中間方(人社局、法院、司法局),資方(工商聯、企聯),勞動者方(總工會),依托“一調、一裁、兩審”法定勞動爭議處理模式和程序,化解勞動爭議,有效填補了全市缺少勞動爭議仲裁前專業化調解組織的空白,切實發揮仲裁前調解程序的應有作用,降低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量,極大縮短了勞動者維權周期,降低維權成本。
在申請執行人東證融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被執行人某有限公司證券回購糾紛一案中,執行立案當日,申請執行人便表示,在訴訟階段保全的被執行人兩處銀行賬戶存款將于三日后凍結到期,但由于自身原因,未能按要求提前三十日提交續凍申請。得知這一情況后,長春中院承辦法官第一時間優先辦理案涉賬戶的續凍事宜,及時控制了賬戶存款5000余萬元,并在劃撥后第一時間發放給申請執行人。另外,本案中可供執行的主要財產為被執行人持有的某上市公司4544萬股股票,該股票已質押給申請執行人。承辦法官充分發揮法律職業共同體作用,向當地代理律師發出調查令,確定首凍法院。經過四次致函商請,得到質押股票處置權后,將4544萬股股票利用網拍的方式進行整體拍賣。經過數輪競價,最終股權成交價超2.5億元,共計為申請執行人挽回經濟損失超3.13億元,優質高效的執行得到了申請人的贊揚和肯定。
2022年,長春市兩級法院共執結執行案件60302件,執行到位金額166.14億元,長春地區和長春中院執行質效均排名全省第一,“夏拍”“冬拍”成交額9.02億元,溢價率20.27%。
全天候、全智能、全自助,全程自助辦理訴訟業務……2022年11月15日,榆樹法院建成運行的吉林省首家“24小時自助法院”正式上線,打破法院常規“八小時”工作時間壁壘,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4小時自助法院”單獨成室,當事人只需帶上身份證,通過門禁身份驗證和人臉識別即可進入,自助法院各終端系統與訴訟服務中心的立案窗口實時聯通,當事人只要提交立案材料,立案工作人員即可收取、審核并及時反饋結果,為當事人節約了時間和訴訟成本,實現訴訟服務“一站式、全天候、不打烊、自助辦”。
“被執行人某集團有限公司已經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還款義務,其信用已經修復,相關單位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等方面不得因執行案件對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睂挸欠ㄔ罕稚埔鈭绦欣砟?制作全省首份《信用修復證明書》,及時送達給被執行企業。一紙信用修復證明既給失信者“復權”機會,更減少信用懲戒帶來的“誤傷”,避免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展現法院積極為企業辦實事的司法溫度和司法智慧。
“我已經在手機上收到裁定書了,法院這種送達方式太方便了,實實在在為百姓考慮,謝謝你們!”德惠法院積極探索電子送達體系,通過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完善程序規則,加強技術運用,破解“送達難”堵點問題。2022年8月至11月電子送達試運行期間,成功送達357件,送達成功率達63%。
創新普法宣傳
增強法治素養
長春市兩級法院不斷創新司法公開形式,加強普法宣傳力度,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針對性。常態化圍繞民法典、養老詐騙專項整治、為群眾辦實事等主題,開展“七走進”普法活動,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這次庭審直播活動是一堂生動的法治公開課,整個庭審氛圍莊嚴而和諧,程序嚴謹而有序,讓觀眾進一步了解民法典,提升了法律意識?!遍L春市綠園區人大代表褚曉光說。2022年,省、市、區三級法院聯合開展兩場“陽光庭審看吉林‘法治陽光 典亮長春’”活動。8月31日10時,綠園法院對一起生命、身體、健康權糾紛進行公開審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約480萬網友在線觀看。9月23日10時,一起侵權責任糾紛案件在南關法院開庭審理,521萬網友在線觀看。兩場直播覆蓋人群規模,傳播效果達到較高水平,擴大了普法宣傳的范圍和社會影響力,增強了全民法治觀念。
發揮網絡載體傳播快、受眾廣的優勢,積極運用微信、微博和抖音等自媒體平臺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以案釋法以案普法。長春中院官方微信“長法微言”開設“普法小課堂”專欄,邀請法官結合群眾關心關注熱點問題錄制普法短視頻,取得良好社會效果。綠園法院以真實案例改編的情景短劇微視頻,在抖音平臺點贊量達50.4萬,播放量達到6849.7萬。
2022年9月29日,寬城法院法官張艷偉在線直播授課,為全市中小學師生及“五老”開展“法治校園 守護明天”普法宣傳講座,約42.99萬人觀看,獲得熱烈反響。全市法院深入開展“法治副校長”活動,選派382名優秀法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協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保護學生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工作,全力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之路。
2022年6月18日,二道法院勸農山法庭庭長曲宏圖在香水村以巡回審判方式開庭審理了一起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并邀請村干部、村民旁聽庭審。庭審后,法官就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現場以案釋法,詳細講解相關法律法規,把法治課堂搬到群眾身邊,真正起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2022年,長春市兩級法院共開展普法活動1800場,受眾155.9萬人次。在國家級、省市級媒體刊發稿件21458篇,全力營造良好的學法、守法、用法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