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現場。
1月10日,在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長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志厚向大會作報告。
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透過這份“含金量”十足的報告,長春市人大常委會過去一年來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的圖景徐徐鋪展,未來一年依法履職、擔當盡責,以人大工作的實際成效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充分彰顯。
履行法定職責 踐行莊嚴使命
2022年,長春市人大常委會在長春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在推動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進程中,依法履職,擔當作為,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省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省市委全會精神,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制定學習宣傳貫徹方案,先后召開20次黨組會議,第一時間將76項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入“第一議題”;運用“總施工圖”“分施工圖”機制,就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分解落實67項具體任務;班子成員帶頭學、帶頭講,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人民講堂”專題講座進行宣講;累計舉辦代表專題培訓15場次,參訓代表達到2300余人次。為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人大系統落地生根,市委專門召開人大工作會議,制定出臺中共長春市委《關于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實施意見》,就保證新時代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部署。
全力推動經濟穩增長
聚焦“止跌、回升、增長”目標,持續開展“發揮代表主體作用,為全市穩增長貢獻人大力量”活動,常委會領導帶隊開展調研26次,全市各級人大聯動走訪企業1892家,解決具體問題434個。落實市委穩增長包保工作要求,推動中鐵·長春博覽城、玲瓏輪胎等項目加快建設。特別是聚焦長春新區穩增長,制定7項包保工作機制,組織召開工作對接會、經濟形勢分析會、重點企業座談會,推動省科技廳、省藥監局與長春新區開展“廳區合作”。聚焦營造“引育用留”人才良好環境,作出設立“長春人才節(企業家節)”的決定。圍繞疫情后復工復產、助企紓困等問題,常委會組成7個視察組,赴11個縣(市)區、4個開發區開展穩經濟工作全域視察,向市委呈報7個方面25條具體建議,推動國家和省市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深入推動長春市與各市(州)對接合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率團到各市(州)開展實地對接,組織召開座談會、推進會,與中科院長春分院、一汽集團一道推動產業合作、項目合作、平臺合作、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全年推動新增落位項目105個。
地方立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堅持務實管用、急用先立的原則,全年制定修訂修改法規15件,廢止法規3件,是近年來立法成果最多、效率最高的一年。先后制定了《長春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長春市街道辦事處工作條例》《長春市城鄉社區治理促進條例》《長春市旅游促進條例》,修訂了《長春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條例》《長春市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條例》《長春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管理條例》;圍繞養老服務條例、土地管理細則等開展7項立法調研;全面推動憲法法律實施,開展地方性法規、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依法審查11件規范性文件,為推動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強市戰略、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人大監督剛性實效不斷強化
堅持用好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建立“一抓五年”工作機制,先后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19個,開展執法檢查、視察調研89次。聽取審議計劃執行、預算執行、審計整改、重大項目投資、國有資產管理等情況報告,審查批準2021年財政決算和2022年預算調整方案。開展《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執法檢查,作出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決定,開展《長春市科技創新條例》和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情況視察。聽取審議生態環境質量、黑土地保護、鄉村振興、“秸稈變肉”等情況報告,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千億斤糧食”專題調研。出臺常委會《信訪工作辦法》,建立“三建一報”制度,提高人大信訪事項辦理質量。聚焦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在長春市人大監督工作中首次實現了監察司法機關全覆蓋專項監督視察,有力推動了平安長春、法治長春建設。
努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重要制度載體作用,全方位全鏈條貫通落實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確保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到實處。圍繞加強代表自身建設和依法履職能力,先后在市委黨校、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開展代表專題培訓,累計培訓代表800余人次。建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制度,330人次代表應邀參加常委會立法調研、起草論證、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活動。積極推進180個“代表之家”、1013個“代表聯絡站”標準化建設,修改《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定》,新設立19個基層立法聯系點。深化“雙聯系”工作,利用《代表建議快報》平臺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組織代表參加《2022年建設幸福長春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專項視察,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城市供水等80項民生實事落地落實。完善代表議案、建議交辦督辦機制,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4件議案、304件建議全部辦理完畢。
不斷夯實“四個機關”建設
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緊扣“四個機關”建設要求,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重新制定修訂黨組會議、主任會議、代表大會、常委會、專門委員會五個議事規則。出臺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常委會機關加強自身建設實施意見;制定人大代表“十帶頭”履職承諾,建立代表履職檔案和考核鑒定辦法;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實施“常委會機關優秀年輕干部五年選育工程”。深入開展“基層建設年”,圍繞“四個服務”拓展“學黨史、講政治、提能力、轉作風、樹形象”實踐活動,深化“五化”閉環工作法和“嚴新細實”“馬上辦”工作作風。
踔厲奮發開新局 譜寫履職新篇章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新局面的關鍵一年。做好新一年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助力推動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為目標,以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為重點,以增強監督剛性和實效為關鍵,以加強自身建設為保障,持續提升人大工作質量和水平,努力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新局面貢獻人大力量。
務實重行,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長春人大落地生根
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認真落實“九個深刻領會”要求,深化完善“第一議題”、中心組學習、總施工圖等制度機制,扎實推動“兩學三訓五講”活動,持續開展代表專題培訓、特色培訓,精準把握黨的二十大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推動全市各級人大組織、人大代表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人大制度自信。自覺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黨的二十大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要求上來,不斷深化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努力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新局面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擔當盡責,為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貢獻人大力量
自覺將人大工作擺在全市工作大局中去謀劃思考,進一步緊貼中心、聚焦重點、狠抓落實。圍繞穩經濟增長,以“六城聯動”“十大工程”“四個服務”為中心,豐富拓展“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為全市穩增長貢獻人大力量”活動內涵,開展全市重大項目建設情況視察,持續深化長春市與各市(州)對接合作、包保長春新區、包保重大項目等重點工作。制定落實《省人大常委會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的實施意見,聽取審議“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及計劃、預算、財政收支、政府債務、國有資產管理、審計問題整改等專項報告,推動經濟穩定運行。圍繞科技人才創新驅動,開展《長春市科技創新條例》《長春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執法檢查,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開展專題調研,聽取關于人才服務工作情況的報告,助力全市培育振興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焦糧食生產、黑土地保護、農村人居環境、肉牛工程等領域,聽取審議糧食物資儲備、高標準農田建設、鄉村建設行動等情況報告,開展《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肉牛產業發展的決定》貫徹落實情況視察,不斷提升長春市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改革創新,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及省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不斷豐富和拓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長春實踐。堅持“四項原則”,明確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法治保障、堅持守正創新四項原則,牢牢把握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方向,為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長春實踐提供堅強保障。創新“四項活動”,深入開展“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為長春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亮身份、聽民聲、匯民智、辦實事”“人大代表優秀議案建議評選”“學黨史、講政治、提能力、轉作風、樹形象”四項主題活動,帶領各級人大組織和人大代表深入一線促發展,服務群眾解難題,擔當作為樹形象。把牢“三個關口”,從發揮代表主體作用,增強為民履職實效出發,堅決抓好把牢代表入口關、能力關、考評關“三個關口”,全面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建好“三個平臺”,建好人大代表“家、站、點”工作平臺;建好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雙聯系”活動平臺;建好代表聯系服務群眾、代表綜合管理服務“雙服務”平臺,進一步暢通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直通車”“連心橋”。實施“四項機制”,建立健全“總施工圖”“分施工圖”目標責任機制、“一抓五年”工作長效機制、“五化”閉環工作法抓落實機制、“嚴新細實”作風保障機制,切實保障全過程人民民主向全鏈條延伸、全過程貫穿、全方位覆蓋,切實在長春落地落實、開花結果。 依法履職,為法治長春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一體推進法治長春、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強化地方立法。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效果導向,注重解決振興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聚焦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城市公共服務和基層治理、民生等經濟社會發展亟需領域立法,制定《長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長春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等6件法規,修訂修改2件法規,圍繞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管理、少數民族權益保障等方面開展7項立法調研,立人民需要的法、管用的法、接地氣的法。加強司法工作監督。圍繞政法系統服務振興發展率先突破,開展長春智慧法務區建設情況專項視察,聽取審議市法院關于知識產權審判情況、市檢察院關于堅持能動履職營造安商暖企優良法治環境的報告。圍繞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聽取審議創新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專項工作報告,開展“創人民滿意公安”窗口服務工作視察,增強司法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深入推進依法治市。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組織開展“八五”普法決議貫徹實施中期檢查,擴大“人民講堂”法律講座覆蓋面和感召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惠及民生,保障促進各項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盯緊盯實《建設幸福長春行動計劃》落實情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督辦民生實事項目落實。常態化督辦民生實事,深入開展專項工作調研,深化完善“月調度、季報告、年總結”工作機制,聽取審議年度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報告,促進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以更大力度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開展學校立德樹人教育調研,聽取審議生態環保、文化惠民、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的報告,開展二次供水、城建重點工程、一小時經濟圈公路網等工作視察。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對外交往,加強與國外地方議會交流交往,推進國際友城合作交流,為講好長春故事、推動長春開放發展發揮人大作用。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建立健全代表反映群眾意見和建議的處理反饋機制,靈活運用專題調研、視察、走訪、座談、代表小組活動等方式,及時了解和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期盼,在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方面展現人大作為。
夯實基礎,全面加強人大自身建設
加強黨組自身建設。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自身建設。認真貫徹《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和《專門委員會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不斷提高依法履職凝聚力、向心力和執行力。加強人大代表自身建設。嚴格執行《充分發揮市人大代表作用的若干意見》,努力培樹“守初心、顧大局、敢擔當、善作為”的代表隊伍。加強人大機關自身建設。貫徹執行《常委會機關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大力弘揚“嚴新細實”工作作風,科學運用“五化”閉環工作法,加強新時代吉林黨支部標準體系(BTX)建設,推進優秀年輕干部五年選育工程,推動“學黨史、講政治、提能力、轉作風、樹形象”活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