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發力 同軸共轉 六大集群產業規模瞄準千億級

  更新時間:2023-01-18 09:54   來源:吉林日報—大吉網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中車長客自主研制的全國首創雙流制市域軌道列車在重慶投入運營。

長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生產研發內景。

長春新區航天信息產業園。

農安縣大力發展肉牛產業。

中韓示范區“可再生能源+PEM制氫+加氫”一體化創新示范項目。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長春冰雪新天地。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長春要飛得高、跑得快,就要匯集和激發產業集群的磅礴力量。在這里,高端裝備、光電信息、生物醫藥、農產品加工、能源、文旅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同步發力,精彩連連。

高端裝備沖刺千億級,大干快干

建設1個千億級世界級高端裝備制造基地,軌道客車產量達到5000輛,加速“六個回歸”,形成產業集群,構建世界級行走工業走廊,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中心城市。

日更日新,裝備制造業大步邁向高端。

看,2022年,作為長春裝備制造業的龍頭骨干企業,中車長客國內首條雙流制軌道列車、新一代混合動力城際列車投入使用,“京張智能動車組”榮獲中國優秀工業設計金獎。

再看,在位于長春綠園區合心鎮的中車長客動車組基地,貴陽城際動車組項目已實現首批6列車交付;波士頓橙線、墨爾本項目正在按計劃裝配與走車;西安地鐵16號線、深圳地鐵14號線等一批重點項目生產穩步推進。

在長春,以高鐵為代表的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業正迅速聚集,并以先進的智能制造水平成為行業標桿,為中國制造貢獻長春力量。

世界級醫藥創新高地,正在崛起

當下,在長春,一個個高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生物醫藥項目競相迸發,一個個重點醫藥產業園區拔地而起。

看項目:總投資23億元的金賽藥業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5億元的楚天華通醫藥設備有限公司醫藥裝備項目正加緊實施,百克生物疫苗研發生產基地和疫苗產業園等一批疫苗和基因工程藥物重點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在中藥領域,吳太醫藥產業園二期、北藥集團中藥制劑生產基地等項目進展迅速;在醫療器械領域,圣博瑪生物醫用材料、吉林熔噴布及生物醫學材料生產基地等項目填補了長春市乃至吉林省在相關細分領域的空白。

看園區:目前,在長春高新生物醫藥產業園,長春高新集團瑞宙生物疫苗生產基地項目已落位產業園,正常生產年份產值可達50億元以上。長春新區正高標準打造規劃面積18.4平方公里的“長春藥谷”,未來五年將努力實現產業規模過千億。

此外,還有長春北湖科技園、亞泰國際醫藥健康產業園、九臺中古(長春)生物技術產業國際合作區、中韓醫療器械產業園競相發展,產業集聚區正在加速形成,聚力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

光電信息蓄力率先突破,一飛沖天

2022年,長春市全力推動長光衛星等龍頭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市R&D經費支出增速預計超過10%??偼顿Y40億元的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光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8億元的光電信息產業園二、三期正加速推進,傾情打造千億級的光電產業集聚區,以支撐長春新興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

一箭16星!去年8月10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遙十運載火箭,成功將由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號”高分03D09星等16顆衛星發射升空。

歷經8年持續奮斗,長光衛星異軍突起,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系統,具備提供農林生產、環境監測、地理測繪等服務能力,是目前吉林省唯一的獨角獸企業。

光電信息企業,不是一枝獨秀。

在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2021年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長春市內一半以上的照明設施,均為長春“智造”。

打造“長春光谷”,全力推動長智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全方位支持“吉林一號”星座建設……打造千億級的光電產業集聚區,長春在行動。

農產品加工千億級集群,高歌猛進

2022年,長春市編制現代農業城發展規劃,開展玉米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黑土地保護、高標準農田示范等30項重大工程,成為定盤星、壓艙石,為振興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努力拉長產業鏈,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

去年初,落實吉林省“千萬頭肉?!惫こ贪l展目標,長春市啟動300萬頭肉牛產業暨“秸稈變肉”工程,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肉牛養殖超過300萬頭,飼料化利用秸稈超過720萬噸,秸稈飼料化利用率60%以上,肉牛良種化程度達98%。目前,皓月集團沃金黑牛養殖示范基地已帶動20多萬農戶通過養牛致富增收,年出欄肉牛100萬頭。

中糧生化能源(公主嶺)有限公司已成為雀巢、聯合利華、蒙牛等知名企業的長期供應商。其產出蠟質玉米變性淀粉,每噸能賣1萬元,附加值高。

如今,“秸稈變肉”工程再出大手筆,投資33億元的九翔農業肉雞全產業鏈項目在上河灣鎮落地,鴻翔種業高新技術產業園項目建設緊鑼密鼓,長春大米、皓月牛肉、雙陽梅花鹿……農產品加工千億級產業體系,結構更優、動力更強、活力更足。

做大做強新能源,乘勢而上

藍天白云,這是長春市民心里的驕傲。

長春市將“生態優先、綠色低碳”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力打好能源攻堅戰,到2025年,建設1個千億級新能源產業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和循環經濟等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

截至目前,項目落位上,長春已引進安捷物聯龍頭企業落戶長春,成立東北雙碳技術傳播中心,助力籌建吉林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引進國能中電秸稈糞污處置和新能源等本地消納綜合利用項目;引進中際互頻公司,推動新型清潔采暖項目落地;推進建設PPE、比亞迪電池等一批零碳工廠。

長春還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以綠色低碳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及循環經濟產業。以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和長春循環經濟產業開發區發揮龍頭帶動效應為“切入點”,以引領全市新能源、新材料和循環經濟產業鏈集群集聚為“主軸線”,以對接全省“雙基地”布局協同發展為“輻射面”。

文旅產業提質提檔,新程再啟

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建設,避暑、冰雪旅游穩居全國第一陣營,長拖1958、長春電影嘉年華等文旅項目投入運營……近年來,長春文旅產業提質提檔,向打造1個千億級文旅產業集群的目標挺進。

凈月高新區和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入選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在長春,東有兩大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西有西湖公園、汽車公園等特色公園,南有蓮花島影視休閑文化園、南溪濕地公園等文化旅游之地,北有長春北湖國家級濕地公園等生態旅游景點。周邊還有雙陽區的溫泉、采摘園、神鹿峰旅游度假區;九臺區的民宿、馬鞍山;農安的馬場、遼塔……旅游產品聯動、多種業態融合、差異化布局景區景點,長春穿線成面的全時全域旅游布局初現。

今年,凈月高新區還重點推進了凈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提升工程,構筑大旅游環線。與此同時,長春國際影都板塊建設項目也在抓緊施工中,預計2023年對外營業。

接下來,全面推進長拖文化創意園、北京大街西歷史文化街區等項目建設,開發“長春禮物”,提升項目配套水平,長春文旅穩步邁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編輯:馬萍
医生在办公室强要了护士,中年肉感老熟妇 日本熟妇,成人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