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領導人要去俄羅斯?

  更新時間:2023-03-18 17:35   來源:朝陽少俠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外交部剛剛官宣中國領導人即將訪問俄羅斯。此訪既是中國最高領導人三年多來首次訪俄,也是新一屆中國政府的外交開篇之作。在烏克蘭危機進入緊要關頭、是戰是和前途未卜的當下,中國走出這一步,國際輿論高度關注,西方有些不三不四的說法。有必要厘清事實,以正視聽。


一、 中國外交行動難道要看別人臉色?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堂堂正正的大國。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18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就在不久前,中國頂住美西方壓力,毅然接待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訪華,兩國元首握手相稱“真朋友”。中國領導人訪俄同樣是兩個主權國家間的正常交往,不受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影響,更不需要看任何國家臉色。

但美國一些人顯然不愿看到此訪順利成功。事實上,美方臆測、抹黑中國領導人訪俄計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近段時間,美媒隔幾日就會曝出此訪時間的“最新版本”。美國高官還不斷鼓噪“中國正在考慮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武器”,威脅中國如果這樣做,將面臨“真正的后果”。

美國越是這樣“敲鑼打鼓走夜路”,越暴露了自身心虛。近年來,美國一手對中俄搞“雙遏制”,一手在中俄間“打楔子”。烏克蘭危機燃爆后,美國一手借“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削弱俄羅斯,一手推進“印太版北約”,拉近同盟體系加大對中國圍堵。

美國想同時壓垮中俄兩個大國,只能是左支右絀,反而讓中俄背靠背協作關系越來越緊密。而中俄越是走得近、站得穩、發展得好,美國就越擔心害怕。早在1997年,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就在《大棋局》中寫道,美國最大的潛在危險是中國與俄羅斯或許還有伊朗結成大聯盟。

也要看清,美國此舉是一種典型的認知戰手法:先是密集釋放所謂情報信息,“預言”中方可能采取的政策行動,再通過官、學、媒相互印證、反復渲染,以此來限縮中國的決策空間,可謂一本萬利。近期,美國還大肆鼓噪所謂“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捏造各種版本的“大陸武力攻臺時間表”,營造兵兇戰危氛圍,也都是如出一轍的認知戰套路。美國就是要通過制造和加劇臺海緊張拉西方盟友入局,在中國周邊復刻“烏克蘭危機”,誘導中國掉入同美國對抗的“修昔底德陷阱”,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然而,中國人不是嚇大的,美國這種紙老虎更不可能嚇倒中國。自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漫漫七十余載篳路藍縷,新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人從來不信邪、不怕鬼,中國外交沒有軟骨,更沒有媚骨,不會受到誰的脅迫就畏縮不前。美國越是威脅訛詐,中國就越要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作出判斷抉擇。


二、 中俄正常交往何須遮遮掩掩?

中俄是搬不走的鄰居、拆不散的朋友,是朋友就要多走動、多交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中俄關系發展有著清晰的歷史邏輯。70多年前,蘇聯第一個承認并與新中國建交。2001年,兩國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宣布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平等互利、世代友好的基本原則成為中俄關系的“黃金鐵律”。中俄之間不是沒有問題分歧,但雙方始終努力通過友好協商找到解決方案。


中俄關系發展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俄羅斯有能源有土地,中國有人力有資本,兩國是優勢互補的合作伙伴。202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1900億美元,比10年前增長120%,中國連續13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兩國大項目合作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跨境電商等新興領域合作勢頭強勁,本幣結算規模不斷擴大。

可見,中俄關系不是大哥小弟式的所謂“結盟”,而是堂堂正正、坦坦蕩蕩、互利共贏的君子之交。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松茂柏悅”。


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誰又不想跟西方國家搞好關系、一起分蛋糕呢?但美國不讓??!中俄不斷做大“朋友圈”,推動各國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掌握前途命運,那豈不是動了美國利益的奶酪?中俄帶頭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帶領發展中國家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那豈不是在美國霸權的太歲頭上動土?

于是美國不斷給中俄關系扣上“邪惡軸心”“威權聯盟”的帽子,誣蔑中俄走近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鼓動“美歐對抗中俄”的新冷戰。然而,美國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濾鏡審視中俄關系,看到的只能是自己的倒影。

近年來,美國及其盟友們迷信霸權脅迫,用“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挑動陣營對抗,熱衷“筑墻設壘”“長臂管轄”“脫鉤斷鏈”。從北約到七國集團,從“五眼聯盟”到“四邊機制”,再到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美國疊床架屋搭建“小圈子”,打造反華反俄“輻軸體系”,試圖將世界拖入分裂和對抗的深淵,才是“當之無愧”的國際規則和秩序頭號破壞者。

就在幾天前,美英澳三國領導人高調宣布,美國將向澳大利亞出售3艘美軍現役最先進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后續可能再追加出售2艘。三個盎撒國家聯手沖擊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已經到了明目張膽、毫無顧忌的地步。


美國還在緊鑼密鼓謀劃第二屆“領導人民主峰會”。2021年,拜登政府就曾攛掇首屆“民主峰會”,妄圖以民主之名拉幫結派、打壓中俄,結果卻淪為應者寥寥的“翻車現場”。如今,美國還想再給病入膏肓的美式民主打強心針,結局可想而知。

越來越多人正在看清,當前國際關系的主要矛盾不是什么“民主對抗威權”,而是霸權與反霸、強權與公理之爭。只要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國際秩序就亂不了,世界公理就倒不了,霸權主義就長不了。這也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聲。

三、 中國高舉和平旗幟何錯之有?

烏克蘭危機已逾一年,歐洲在流血,美國在偷笑。但有沒有烏克蘭危機,中俄領導人都會保持正常交往和互訪。

就在美國一面源源不斷向烏克蘭輸送武器,一面又威脅中國不得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支持時,中國不聲不響地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對話,推動這對“宿敵”在斷交七年后同意恢復外交關系。消息傳出后,許多發展中國家真誠為中國點贊,感謝中方發揮的建設性作用??ㄋ柊雿u電視臺感嘆,先知穆罕默德曾說過“求知,哪怕遠在中國”,現在可以說“求和平,哪怕遠在中國”。也有一些人酸溜溜地問,為何美國在中東“苦心經營”多年,促成和解的卻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原因很簡單,中國沒有私心雜念,不玩陰招損招,什么事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有利于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我們就會做什么事,因此得到了各方的信賴。3月16日,秦剛國務委員兼外長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通話時,烏方也祝賀中國近期成功促成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和解,贊賞中方發布的關于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希望同中方保持溝通。

一年來,中國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為推動烏克蘭局勢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中方發布的立場文件,核心就是勸和促談,體現了一貫平衡理性、公道正派、標本兼治的中國風骨和中國智慧。我們有理由相信此次訪俄期間,中方也將一如既往為和平發聲,為和平盡力。


不想讓烏克蘭危機降溫的一直是美國。戰事一年多來,美國多次利用軍事援助影響戰局走向,動輒用上百億美元巨資把烏克蘭誘入萬劫不復的“無底洞”。早在開戰之初,俄烏雙方曾多次舉行和談,甚至早在2022年3月就對草簽和平協議達成共識。然而,美國援助“及時趕到”,一切都回到原點。

中國本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制造者和當事方,卻屢屢因烏克蘭危機登上美國媒體的頭條。美國一些人總想把中國同烏克蘭危機扯上關系,不停鼓噪中國“不應支持俄羅斯侵略”,必須“發揮作用勸說俄羅斯止戰”,潛臺詞就是要甩鍋推責,把危機延宕不止的癥結歸咎于中國。

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鑰匙不在中方手中,而在美西方手中。美西方如果真心希望中方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就應支持配合中方努力,停止幕后操盤、拱火澆油,停止轉移矛盾,停止對中國的誣蔑抹黑,甚至威脅制裁。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睙o論為中俄還是為世界,我們都有理由期待中國領導人這趟友誼、合作、和平之旅。

原標題:為什么中國領導人要去俄羅斯?  

編輯:馬萍
医生在办公室强要了护士,中年肉感老熟妇 日本熟妇,成人午夜视频